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什么-自古以来“劳动课”都学到了什么
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有必要的劳动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的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完成一定劳动任务的必要设计,具有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理解幸福,继承了努力的内涵和意义中华发扬国民勤俭勤勉服务的优良传统,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质量。主动、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努力参加劳动,形成诚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
这次我们来看看“古今的”劳动课“学习什么”。
二、古今“劳动课”学了什么
劳动最重要的是学习和实践的结合。被称为“宋初三先生”之一的胡瑗创造了后世著名的“苏湖教法”(即分斋教学制)胡瑗改变了当时崇尚诗词的学风,主张“以体为本”的教育思想,在学校设立了经义和治事两斋。经义主要学六经。治事更分为治民、讲武、堰水(水利)和历算等科。每个进入治事斋的学生都要选择主科,同时选择副科,经常参加劳动和实践。在泰州、苏州、湖州、京师的太学执教约三十年,接受了数千人以上的教育,培养了有能力的人才。
元代有一个叫做社学的村的基层官学,其“劳动课”的内容与农忙时期是营农,农闲时期是入学学习的耕作是分不开的。老板宜奖勤偷懒,催其犁地。
清朝后期,教授各种教育内容的书院相继建成,同时主张“劳动课”的很多有识之士也开始参加教育。
清初北方大儒颜元积极倡导“能动习行与实兴”,认为人们应该把生产劳动作为自己的任务。课程内容主张“礼、乐、兵、农、以心成身、一致加功为正学”,要求学生“劳动课”丰富多彩,学习农学、钱粮、水利等。可以看出,农活与礼乐和兵事并列为重要地位。在教学方法上,颜元更注重“习行”,自我观察,亲身实践,获取真知。「心中觉醒,口中所说,纸上所做的,如果不亲身学习,就完全没有用了。」。进一步强调修身的重要性甚至明确提出“劳动”一词:“君子处事,甘愿恶衣粗食,甘愿甘苦劳动,这样就可以不失。”本人说:“如寝食难安务农”,“耕田造园,劳苦克恩”。
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培养“健康的身体和身体,劳动的手腕,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改造社会的精神”。关于“劳动的辣手”,主要指尊重、热爱劳动价值观念、勤奋习惯和劳动技能。[陶行知]要求农民种菜,要做好[晓庄学校]的工作,必须掌握好学生的师资写诗嘲笑“书呆子,烧四个锅:”生、焦、硬、烂“的现象,他要求每个学生与学校周边的一个农户配对,培养他们对劳动和工人的感情,实现培养“工作辣胳膊”的目标。
为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中小学开始陆续增设劳动课。1958年新学年,北京市区小学一般设立手工课,初中中一至高二也新设生产劳动课。除了在校内岗位参加生产劳动外,北京小学生上生产劳动课的重要形式还有一个。——我要去北京郊区的农村务农。和农民一样工作。时至今日,中小学劳动课又不断创新,越来越丰富多彩。今年新学期,劳动课走进北京小学生教室。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明确规定,劳动课程每周1小时以内,大致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劳动”三大类。各小学开设劳动课,教学生“劳”得,收纳学科鞋带、衣物,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包饺子,烤鸡翅,学烹饪当小厨师;耕田育田,春取种夏取,秋收冬收……
三,古代先贤提倡教劳结合
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实践方式已有。追溯历史,教育和劳动这两个现代语言的产生,都没有过多久,但自从“教”和“劳”这个词被广泛使用以来,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孟子滕文公上》提到“劳心”与“劳力”的关系。宋代理学家朱熹所提倡的小学中列“洒扫庭除”,意指教育与劳动之间的重合。
实际上,尽管“劳动课”不在我国古代官学体系的范围内,劳动教育也没有明确提出,但它却融入到实际教育中,对后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家庭对“教”与“劳”结合的思想也不尽相同。其中,墨子的教育思想植根于生产劳动中,他认为“要看其志功”,主张根据动机和效效来评价人的行为,“言必信,行必果”才能做到兼士。墨家学派认为教劳结合是教育的重要范畴。
相对于“高大上”的太学,私塾是在古代社会家庭、宗族或乡村开设的民间教育机构,《礼记学记》中记载为“家有塾”。私塾是我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教育形态,是普通老百姓接受教育的起点。相对于官学提倡治世之学,私塾主要进行基础教育,教育内容在汉代以前以识字、阅读、人伦教化、基本生活技能的教育为主。可以说私立学校重视“劳动课”吧。汉代私学中关于“教”和“劳”的记述很多。例如东汉末儒家学者、经学大师郑玄一方面传授学问,另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根据《东汉书》的《郑玄传》“玄游学,十几年回乃家乡。家穷,客耕东莱,学徒已成百上千。”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影响深远。颜之推虽然出身于官员之家,但非常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子弟参加劳动,培养了热爱劳动、自强自立之德。士大夫如果不了解农业而不参加农业劳动,他认为“不能治理官,不能经营房子”,只有通过农业劳动体会人生,官也好家也好。
让孩子,弟子在学习的同时参加劳动,重视劳动,很多古代先贤是孩子教导的两个法宝。古人认为,“教”与“劳”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性。《尚书无逸》记载:“武丁,父小乙让民间久留,劳是播种,出入小人和同事。”商君主高宗武丁,自幼生活在民间,不仅接触了许多市井百姓和奴隶,还和他们一起参加了农业劳动。通过这些生活体验,让他明白生活的艰辛和劳动的不易。即位后,武丁通过精于政治、热爱人民、体察民政、励精图强,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开创了“武丁盛世”。
明代吴与弼认为,劳动对于培养学生的辛勤品格非常重要。长期坚持劳动锻炼可以塑造勤奋进取的品格。在我国历史上,吴与弼是第一个提出的“劳动与阅读相结合”、“教育离不开生活”理论的人,他和学生是一起劳动、一起生活、在劳动中讲授、在劳动中教导、在劳动中领悟的“途径”。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倡的“生活教育”,正是源于吴与弼的这一教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