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专业排名王牌的优势专业排名
北京林业大学211、一流学科建设、国家重点大学、办学实力强、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共开设15个学院、58个本科专业,那么北京林业大学王牌专业有哪些?我应该学什么专业。
一:北京林业大学王牌专家
2022年国家级特色专业12:林学、园林、农林经济管理、木材科学与工程、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生物科学、风景园林、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林产化工、英语、环境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二:北京林业大学专业排名(国家级特色专业)
1.林学
学制四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具备森林培育、森林林经理、林木遗传育种、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包括林木良种选择培育、森林培育(包括经济林栽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经营管理、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在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气象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树木学、测树学、森林生态学、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学、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森林林经理学、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森林资源监测与管理、经济林学、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为林业、环保、园林、规划设计、国土绿化、科研、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在森林培育、森林调查规划设计、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保护、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经济林培育与加工利用、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城市园林绿化、公园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生产、行政管理与教学科研工作。
2.庭园
具有培育生态学、园林植物、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工程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具有园林植物繁殖、栽培、养护、管理和应用的基本能力,可以运用生态学理论、植物学理论、艺术和设计理论进行规划设计艺术的创作和表现,包括城市园林绿化施工和组织管理从事园林植物繁殖、养护管理和应用,在城乡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施工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科技人才。
3.农林经济管理
培养丰富的经济科学、管理科学和相关农林科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社会经济调查、数量经济分析、技术经济分析、资源经营管理、政策评估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广泛复合的知识面、扎实的专业素养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卓越农林经济管理人才。
4.木材科学与工程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来源于1958年开始招生的木材机械加工专业,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1998年正式以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招生,同时设置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家具设计与制造方向),2008年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北京林业大学历史悠久、富有特色的专业之一,是北京林业大学的校级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拥有北京市优秀的教学队伍。
培养目标:掌握木材与木质复合材料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及加工工艺的基本理论,掌握木质产品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具有技术设计、产品开发和技术管理等方面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高分子概论、木材学、工程木制材料、木材干燥学、木材保护与改性、木质环境学、木工机械、木材切削原理与刀具、粘合剂与涂料、木制品生产技术学、人造板生产技术学、企业管理、人体工程学、室内装饰材料与工程、家具设计、木工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木材加工、家具生产与销售企业、建筑装饰公司及相关教学与研究部门从事材料研发、企业管理、技术支持与教学、科研。
5.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
培养目标:本专业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水土保持行业及水土保持学科的发展需要,培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求实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林业、水利、农业、公路、铁路、采矿、环保、国土资源等行业从事教学、科研、规划、设计、施工、监控、资源开发、工程管理等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土保持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科学思考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能力、素质:
1.素质结构
(1、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守法,诚实做人,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2、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修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现代意识和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
(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有求真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农学领域具有较好的综合分析素养和价值利益观念
(4、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生活习惯。
2.能力结构
(1、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较强的调研决策、组织和管理、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独立获取知识,具有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环境和社会适应能力
(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良好的学风和合作奉献精神,综合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水土保持和沙漠化防治基础理论以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组织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能力
(3、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开展创新实验和科技开发的基本能力。
3.知识结构
(1、工具性知识:能熟练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期刊、进行文献检索,有初步的外语交流和科技创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法学、心理学等知识
(3、自然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知识
(4、管理学知识:初步的经济学、水土保持和沙漠化防治等相关工程管理方面的知识
(5、专业知识:具有水土保持和沙漠化防治基本知识,了解农林业生产和科技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水土保持和沙漠化防治规划设计、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技术、沙漠化防治工程技术、景观规划设计技术、现代信息管理技术、项目建设管理技术、生态环境和灾害监测评估等技术,熟悉我国的相关政策和法规。
主干学科: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土壤学、生态学。
核心课程:土壤侵蚀原理、水文与水资源学、风沙物理学、水土保持工程、沙漠化防治工程、林业生态工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土壤侵蚀原理实验、水文与水资源学实验、地形学实验、生态学实验、水土保持工程实验、沙漠化防治工程实验、林业生态工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4年。
学位授予:农学学士。
6.生物科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数理化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国际化视野和科学思维能力,接受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并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进行科研、技术开发、可以培养从事教育及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人文社科知识,接受专业技能和科研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科学思维和国际化视野,掌握从事生物学及相关领域基础科研及应用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需要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学科基础,计算机以及信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菌落、分体、细胞、分子等生物学不同层次的分析手法和实验技术。
4。从事生物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教学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有关生物学和开发计划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生物学理论的前沿和应用前景。
7。具有初步科研和实务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既有适应社会需要、持续研究的潜能,又有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医学,农学。
中心知识领域: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其重要的生命活动,动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微生物的特征和代谢,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生物和环境。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为每16小时1个单位):
例之1。动物生物学(理论48、实验48、、植物生物学(理论48、实验48、、生化(理论80、实验48、、细胞生物学(理论48、实验48、、遗传学(理论48、实验48、微生物学(理论48小时,实验48小时),分子生物学(32小时)等。
例2。动物生物学(理论64小时,实验32小时),植物生物学(理论48小时,实验32小时),生化(理论80小时,实验32小时),细胞生物学(理论48小时,实验32小时),遗传学(理论48小时,实验32小时)微生物学(理论48小时、实验32小时)、生态学(理论48小时、实验32小时)、分子生物学(32小时)等。
例之3植物生物学(理论64小时、实验64小时)、动物生物学(理论64小时、实验64小时)、生化(理论64小时、实验32小时)、微生物学(理论48小时、实验32小时)、遗传学(理论48小时、实验32小时)、细胞生物学(理论32小时、实验16小时)、分子生物学(理论32小时、实验16小时)等。
主要实践性课程:综合性野外实习、综合性实践和毕业论文、学术和科技活动等。
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和动物生物学实验(或普通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
7.风景园林
培养目标。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掌握风景园林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可胜任名胜区、城乡绿化、城乡规划、环境与生态保护、旅游发展、建筑设计等风景园林项目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际视野,是面向未来的高级专业人才。
培训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风景园林保护、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风景园林现场调查与分析、空间规划设计、植物等材料应用、工程技术与建设管理、文字图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风景园林保护,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在研究、投资、开发等相关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基础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领域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高的职业伦理和人性、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文化艺术基本素养的专业素质和心灵品质,掌握外语。
2。了解本专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建筑学、城乡规划、生态学、艺术、地质学、土壤、水文、地理、计算机应用、社会、艺术、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有能力组合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
3。掌握风景园林现场调查、数据分析和文笔表达的方法技术,有识别和分析风景园林现状问题的能力;
4。掌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有风景园林规划、园林和景观设计的基本实践能力;
5。了解风景园林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择原则,掌握工程映射和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6。掌握风景园林植物的基本知识,有植物应用的基本能力;
7。了解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知识,有从事风景园林遗产以及各类自然和人文风景园林资源保护的基本能力;
8。了解风景园林相关法律法规、公共政策和技术标准;
9。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风景园林,城乡规划,建筑学。
核心知识领域:构成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知识、风景园林保护、规划、设计等是风景园林专业知识领域的主干;园林历史与理论,成为包含古今中外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知识的风景园林专业理论平台;风景园林技术、风景资源学、园林植物、园林结构、计算机应用等知识,支持风景园林专业技术;建筑与城乡规划知识、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城乡规划、旅游规划、资源与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园艺、艺术等领域的基础知识构成风景园林专业知识的拓展。
这是核心课程的例子。
例之1。景观学概论(34小时),中外园林史(51小时),建筑史(34小时),风景园林文化与美学(34小时),风景资源与遗产保护(34小时),景观游憩学(34小时),设计基础(102小时),建筑设计(204小时),景观设计原理(34小时),建筑设计原理(34小时),景观设计原理(136小时),景观详细规划(136小时)景观主规划(136小时)、风景区规划原理(34小时)、城市绿地设计原理(34小时)、景观生态学(34小时)、园林植物与应用(68小时)、栽植与生态专项设计(68小时)、建筑力学(51小时)、建筑结构与结构(68小时)、景观工程与技术(68小时)
例2。素描基础(56小时)、制图基础(64小时)、造型基础(120小时)、风景园林艺术原理(48小时)、中国园林史(24小时)、西方园林史(24小时)、生态景观规划(40小时)、风景区规划(24小时)园林树木学(48小时)、园林花卉学(32小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56小时)、园林植物景观设计(80小时)、风景园林建筑设计(160小时)、风景园林设计(176小时)、风景园林工程(136小时)
例3:风景园林概论(16小时),风景园林设计原理(32小时),设计基础(156小时),中国园林史(32小时),外国园林史(32小时),园林植物基础(48小时),绘画(72小时),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1-8(包括:场地设计、公园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城市设计、风景区规划等)(共512小时),环境行为学(32小时)形式认知与材料试验(16小时)、景观工程(48小时)、植物布局(32小时)、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32小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32小时)、景观生态学(32小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32小时)、风景园林规划实务(16小时)、风景园林管理与法规(16小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与社会实践和科研培训等形式。实习认识实习,包括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四个环节;设计分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两个阶段。
主要专业实验:野外建筑与自然环境模拟、模型制作、GIS等。
修业年限是5年/4年。
授予工程学学士或艺术学学士。
8.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以指导国家、社会、行业需求,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自然保护人才为目标,培养更好的科学素养和较高的社会责任意识,为国内外自然保护和生态建设领域发展趋势、我习惯了问题和对策。掌握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和湿地保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自然保护和生态建设领域进行生态监测与评价、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是保护区(包括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森林公园、国家公园等)规划与设计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9.林产化工
四年制,授予工程学士学位。
基于本专业的林产化学加工工程专业1993年获硕士、2000年获博士、2006年获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007年获北京市重点学科、国家“985”优势学科平台建设学科和“211工程”二期、三期重点建设学科批准。
培养目标:具有广阔的化工基础,掌握化学及化工基础理论和生物质化学利用技术,在生物质材料、能源、化学品、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从事生产过程设计、产品开发、技术服务、培养能从事研究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化学原理、过程控制及仪器、工业微生物、有机合成与高分子化学、植物资源化学、林产化工技术学、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学、生物化工技术学、生物质能源技术、天然高分子材料与改性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为生物质材料、能源、化学品、精细化工、有机化工、日用化工、食品化工、生物医药、质检等国内外相关企事业、科研机构、设计院及教育机构,生产技术、企业管理、技术设计、可以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10.英语
培养目标:本专业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深厚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使用英语和本族语进行外事、翻译、教学、管理、培养能从事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主要学习英语兼学国家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法律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英语掌握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具备与国内外人士进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科研能力。
毕业生需要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学和文学的基本知识
2.掌握英语和运用本族语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和科研能力
3.熟练运用英语,具有与外国人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及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4.熟悉我国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跨文化沟通意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求真创新的精神,专业学科意识和思维能力具备健康的体格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要学科:外语文学、汉语文学。
核心资源:
1.英语基础英语、高级英语,包括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翻译等专业技能课程。
2.英语语言学导论,英语语音学,英语词汇学,英语文体学,新闻选择,英国文学选择,美国文学选择,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国家社会和文化,英语包括教学法,翻译理论和实践等专业知识课程。
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时间不得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习时间总量的40%,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习时间应占专业教育学习时间总量的35010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实践性教学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课外学习与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外学习与实践活动要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专业实践(涉外活动、教育实习等)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4年/5年。
学位授予:文学学士。
11.环境科学
掌握环境科学专业领域化学、监测、工程原理、规划与管理、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工程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具备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环境科学领域科研和污染防治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及相关工作的研究型人才。
1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核心,面向机电一体化,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基本知识和运用能力,能在现代制造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技术研究、生产组织管理和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三:北京林业大学概要
北京林业大学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草原局联合设立的全国重点大学。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2年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学院与河北农学院森林学院合并,成立北京林学院。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合并为学校。1960年被指定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1年成为第一所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1996年被国家指定为第一批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试办研究生院,2004年正式设立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