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招生诈骗五大套路,教育部提醒考生家长警惕
今年各省(区、市)高校招生本科层次录取工作陆续结束,教育部昨天发布了2023年高考招生预警,揭露了不法分子五种骗术。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通过正规渠道了解招生政策,通过指定方式查询确认录取结果。
据教育部介绍,不法分子利用了考生和家长想要低分高录的侥幸心理,以及上当受骗后不愿意举报的心理,在诈骗过程中伪装自己的身份,虚构与招生部门的关系,通过熟人作担保,用虚假承诺诱惑考生和家长,达到“交钱就能实现低分高录”的目的。从近年来查处的招生诈骗典型案件看,不法分子主要采取以下五种诈骗伎俩:
一、“混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诈骗。不法分子或中介会向考生和家长发放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等入学通知书,但这些都不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入学”后也不能获得普通高校的毕业证书。教育部提示: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等入学通知书不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普通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入学”后也不会通过教育部门的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更拿不到普通高校的毕业证书。
二、“伪造虚假招生信息”诈骗。不法分子或中介会冒充合法的招生院校或者利用合法院校的名义进行招生活动,但这些院校都没有当年普通高校招生资格。教育部提示:合法的招生院校名单均在教育部网站上公布,除此之外的其他办学机构均不具备当年普通高校招生资格。
三、“鼓吹有内部关系”诈骗。不法分子或中介会声称自己有与招生部门的密切关系,可以通过调整计划、点招指标、计划外指标等方式降低标准指名录取学生,并向考生收取与录取挂钩的费用。教育部提示:教育部严禁高校利用调整计划降低标准指名录取学生;严禁高校向考生收取与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因此没有所谓“内部指标”、“点招指标”、“计划外指标”。
四、“走特殊类型招生捷径”诈骗。不法分子或中介会声称自己可以帮助考生通过自主招生、单独招生等特殊类型的招生方式,实现低分高录,并向考生收取高额费用。教育部提示:教育部此前开展自主招生的部分大学和试行单独招生的示范性高职院校,都是经教育部门批准开展试点工作的,考试成绩必须达到相应的要求。
五、“军校降分招收地方生”诈骗。不法分子或中介会声称自己可以帮助考生进入军队院校,享受军校的优惠政策,并向考生收取高额费用。教育部提示:从2023年起,未经教育部和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共同批准,军队院校不得开办学历教育专业(班次)或按学历教育的学制和规格招收任何形式的地方委培生。